第一百四十六章 兵临城下-《过河卒》
第(2/3)页
清微真人负责推进战线,凤麟洲道府负责守卫战果,最后由丰臣相府维持治安,巩固统治。
道门这次主动发起进攻,不是惩戒性质,而是要切实收复芦州地区,实际控制芦州,那就不能只用少量精锐部队,必然是大军齐发。
景真明则摆出了固守的姿态,以逍遥津为中心,大量修筑工事,大小碉堡超过五百座,与庐阳府的城墙连城一体,壕沟总长达二百余里,挖断各处交通道路,同时又将部分不适合升空作战的飞舟降落在逍遥湖以及周边水域之中,配备高射火炮,使其成为固定的炮台,以此交织成防空火力网,用以抵御道门的空中舰队,并配合己方的空中舰队作战。
景真明对外宣称,逍遥津已经披上了重甲,要战到房无完瓦,地无净土,进攻不敢言胜,防守当万无一失。
在这种情况下,五娘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等待后续的地面部队跟进,尤其是重炮营和方士营抵达之后,摆开阵势,然后再发动全面进攻。
从大江一线到逍遥津,两者之间还有两府数县之地,不过这些地方根本守不住,景真明干脆主动放弃,将兵力全部收缩至庐阳府和逍遥津一线,固守住逍遥湖这个重要港口。
仅仅从地图和战线上来看,刚一开战,四分之一的芦州就已经落入道门之手,不过只要拿不下最为关键的怀南府太平山和庐阳府逍遥津,那么道门的根本目标便没有实现。
这便不得不提到芦州的划分,早在前朝时,这里是三州之地,除了芦州和江州之外,还有一个楚州。
很有意思的一点,所谓吴楚之地,是指当年的吴国和楚国。
吴国包括芦州、楚州、江州等地,楚国则包括了吴州、湖州、湘州等地。待到取名的时候,大魏朝廷将其互换了名字,属于楚国的地方叫吴州,属于吴国的地方叫楚州。
待到大玄取代大魏,干脆撤销了楚州,其府县分别划归芦州和江州。而且违背了山川形变、犬牙交错的州界划分原则,直接以大江为界,划分江州和芦州,大江以北的府县归于芦州,大江以南的府县归于江州。
金陵府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大江以南,但也有部分区域位于大江以北,随着这次划分,那些大江以北的地区也被强行划归了芦州。
这次拆分楚州以及划江为界的操作,其实是张家和李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两边都想要控制江州。换成其他人,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太平世道时不觉如何,待到真正开战,就凸显出来了。
国师第一次进攻,直接兵临金陵府城下,就是因为没有任何缓冲地带,金陵府连位于江北的部分地区都被划走了,等于过了大江就是金陵府。当初国师率领空中舰队而来,视大江天险于无物,金陵府自然成了最前线。
第(2/3)页